今天的阿里云,不应该只是这张图

2022-05-14

今天,一张Gartner的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的图被炒热了。市场前三位没有变化,依旧是亚马逊、微软和阿里云。

但有人罗列了过去五年的数据,趋势就有些有趣了:亚马逊份额跌了10个百分点、微软上涨了2倍、阿里上涨了3倍。

这三家厂商长期盘踞头部,此消彼长,但三者相加,反而把Others的份额挤压小了。毕竟,这是云计算领域里最重的生意,IaaS基础设施可视化出来,就是一座座数据中心、一条条光缆、加上一个必须世界一流水平的云操作系统。

高投入、长周期、高壁垒,IaaS是一门规模和技术相互循环的生意。没有规模,就训练不了技术。没有技术,更不可能有规模。就像为什么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能够做云计算,最早是源于自身业务需要大量弹性的IT基础设施,规模效应显著,例如双11之于阿里云的练兵效应。

但撇除行业热闹讨论,这张图会在未来五年内逐渐被人忘掉,就像现在没人讨论电网的占有率一样,它将成为一种日常。而行业的周期将向上转移,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在不远的将来会触及增长拐点,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。

市场价值向上转移

Gartner数据,2020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达到642.86亿美元,同比增长40.7%,超过去年37%的增速。

在云厂商中,亚马逊、微软和阿里云位列前三名,三家累积市场份额超过70%,马太效应明显,巨头跑马圈地市场集中度仍在提升。

阿里云的发展得益于早年战略坚定、自家业务滋养、自研技术发展等因素叠加。早期产品多为底层标准化程度高的IaaS层基础服务,后期逐渐向上层渗透,发展数据库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平台等优势产品。

去年以来,阿里云提出“云钉一体”战略,以办公协同软件钉钉切入,发展低代码平台,为传统企业提供更易用的云技术。

当下讨论的云计算不再是早期的云服务器,互联网企业用来替代物理机房的IaaS基础设施,而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。

近年来,云服务商的主要客户也从互联网行业向金融、公共服务、制造、零售等行业扩展。本质上,这些企业是采用云计算和企业业务流、应用场景结合,最终在业务中创造实际价值。

这也是钉钉走红的原因。阿里云这样的云计算巨头,在行业属性偏弱的在线协同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而后阿里云这步棋局走向“低代码”,钉钉定位加上了“应用开发平台”,让企业即使没有很强的IT技术能力,也能把业务的想法变成一个个应用系统,鼓励每一个“微创新”。

宏观环境也在发生变化。IaaS基础设施普及、宏观经济进入平稳增长阶段,叠加产业政策、云计算渗透率持续提升,企业必须通过新技术来实现自身运营效率的优化。同样的环境在美国出现过,带动美国软件行业收入在IT支出上升到54%。

未来,伴随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成熟,云厂商势必向上延伸,同时考虑到国内本身偏弱的软件产业基础,这一趋势短期预计将更为明显。阿里云这样的厂商势必将借助IaaS 层资源优势、客户基础、技术&资金优势等,积极向上发展。

例如在全球最大的数据管理软件市场,亚马逊、微软、阿里云等巨头正在不断挤占甲骨文、IBM、SAP等传统厂商的市场份额。又例如,微软通过 office 和 teams 的深度融合,最终迫使 slack 出售给 Salesforce。

飞轮效应的动能

“云钉一体”这个词最早是在去年6月被提出的。

当时,阿里云总裁张建锋在云峰会上提出了这一战略,并表示钉钉和阿里云将深度融合。彼时,国内疫情未过,远程办公热度正盛,钉钉用户刚刚突破3亿人,大部分解读中,认为“云钉一体”是类似于微软“Teams+Office 365+ Azure”形式。

2018年,微软基于Office 365推出了免费版的企业协作工具Teams,包括即时通讯、协作办公、视频通话等功能。Teams的日活用户以可观速度增长,在2019年超过Slack,并在2020年达到1.15亿日活。

Teams和Office 365成为微软企业服务的突破点,从协作办公到微软云计算Azure,一整套策略,不仅扭转了微软此前“行动迟缓、官僚化、效率低”的形象,而且为云计算行业带来了一个新思路:以协同办公为抓手,扩大云的用户范围。

这类似于漏斗模型,用户增长中,从最大展现量到最终用户量,层层渗透。作为应用开发平台,钉钉向下连接阿里云基础设施,向上面向用户,形成一个全新的企业应用生态。

听过一个真实例子,一位电器工厂的质检员,因为公司购买的管理软件无法覆盖质检记录功能,一直用纸质表格记录质检数据。一次偶然机会,他在钉钉上发现了低代码的“宜搭”,摸索下来,操作很简单,于是自己开发了一套质检程序,推动全部门开启“数字化质检”。

一个低代码、简单的应用开发平台,允许用户自己开发应用,能够解决企业应用的两个问题:

第一,开发便捷性。传统企业应用的开发链路是:采购和IT部门购买大型软件—业务部门使用—需求不被满足、员工提出需求申请—领导审批—联系IT部门—IT部门联系外部供应商—供应商负责开发或调整。全程七八个环节,耗时漫长,且容易在某个环节中断。

而低代码开发的链路是:使用者有需求-自己开发,结束。

第二,准确性。在传统开发的层层对接中,开发者与最初需求者的对接距离过远,有可能无法理解使用者的需求细节,经常要重复2、3次才能修改准确。也可能不再修改,凑合用,或者闲置不用。

自主开发,越来越多的职员、老师、业务人员搭建适合自己工作需求的应用,反过来,这又将影响公司在企业服务上的选择。

再举个真实例子:一家在杭州的创业公司在做新一年软件采购时,准备购买A款财务管理软件,当时有两个选择,一是直接购买A软件的App版本,第二种方法是在购买钉钉上的A软件。前一年,他们采用的还是一款独立的财务App。

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当时,为了工作方便,这家公司的行政人员已经在钉钉上搭建了十几个低代码应用,覆盖了平日采购、费用申请、报销审批等多个场景。因而,接下来的选择变得顺理成章,购买钉钉版本,既可以统一入口,也可以将采购、报销等审批和财务系统打通。

就像这家公司采购人员所说,“各种企业应用,我们现在都优先用钉钉版。”

这个现象,类似于2B领域惯称的“飞轮效应” 即以增购(up-sell)和交叉销售(cross-sell)为主的增长模式。比如,先签下销售部门,再签市场部,多个部门使用同一款产品,这是增购;再比如,市场部先买了营销应用,再买一个CRM模块,单个部门使用多款同平台产品,这是交叉销售。

传统2B销售模式,无论是从推动领导层开始的“从上至下”,还是推动员工层使用的“从下到上”,都需要不断在市场上拓新客。

而飞轮效应和传统2B销售模式的差异是,一旦静止的“飞轮”转动起来,到达某一临界点,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和动能,无需再费力气,飞轮已经会快速、不停地转动。

反向飞轮加速

反过来,“云钉一体”能看到的另一个重点是,阿里云作为基底,扩大了钉钉作为办公和应用平台的边界。

如果把企业数字化服务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:

  • 早期是以Oracle、SAP为首的大型软件系统,功能全面、价格昂贵,企业购买后的;

  • 第二波浪潮是SaaS软件的崛起,将需求分割,价格也随之降低;

  • 第三波浪潮则是当前开始兴起的,低代码引领的应用开发大众化,企业能够按需自己开发应用,复杂性较高的需求再去购买SaaS软件。

从SaaS阶段起,应用服务逐渐碎片化,也让数据孤岛的问题显得更加明显。

很多企业都经历过类似场景:在生产端,不同车间产线所用设备年代品牌不一,产生的数据标准和频率都不一样,汇总之后无法统一打通,数据只能被分割在不同车间;而到了组织管理上,不同SaaS软件的数据也不互通,销售、采购、财务系统各自为战,需要专人整理数据,而且无法实时观测。

SaaS软件没能解决数据孤岛问题,低代码本身也不能。本质上,低代码只是一种更简易的应用开发方式,比SaaS门槛更低,但并不适用于解决更深层的企业数字化需求。

而阿里云则在此显出了一种特殊性,“云钉一体”不止有钉钉的低代码开发,更重要的是,将云与钉钉的能力打通。

数据系统是阿里云的重点优势能力。过去几年,从实际案例看,阿里云已经深入工业、能源、交通等多个行业,从数据采集、清洗、治理到数据分析,形成了使用于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。

以成都市交通运行协调中心(简称“成都TOCC”)与阿里云的合作为例,成都TOCC以阿里云的飞天平台作为大数据底座,完成了航空、公路、出租、公交等14大类的数据接入。

在打通数据的基础上,成都TOCC又推出了“司机小秘书”App,为出租车司机提供各个区域的实时订单、拥挤度等数据。在这个App的辅助下,有出租车司机反映说,每天收入可增加50多元。

这样的数据能力,是阿里云对钉钉的最大“加持”之一。也可以说,阿里云的算力、数据能力等作为基础能力,拓展了低代码开发的能力边界。

今年1月,张建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当前正处在企业数字化的“第三阶段”,面向企业,可以分成三个层次:

  • 首先,底层的IT设施、数据在云上形成统一;

  • 向上一层,是SaaS软件,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;

  • 而再往上一层,则是钉钉这样的无代码低代码开发平台,以云为基地,“在这样的平台上开发,应用天然就能共享数据”。

众所周知,当前处于企业加速数字化的大背景下,其中的核心矛盾则是,一些传统企业、小微企业和普通用户面对传统的IaaS云计算的“无从下手”——就像是30多年前DOS系统电脑流行时,只有技术人员才会用命令号操控电脑,而普通用户则束手无策。

直到1985年,有图形界面的Windows系统出现,才迎来了个人电脑的大普及。

同样,如果云计算想要在互联网之外的行业普及,也需要这样的一个“操作系统”,让传统企业也能轻易上手。这就回到本文开篇所说的,“云的自我进化”。

如今来看,“云钉一体”是阿里云给出的答案:云底座是主机,钉钉是那个更加直接的Windows系统,而低代码开发平台则是一套“Office工具”,让非技术人员也能有生产力。

这将打开一个全新的企业服务市场和生态,在这个新世界里,阿里云给出了第一个落子,也布好了整个棋局。

您好!请登录

点击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