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云计算头部厂商的首次盈利,阿里云单季度营收转正

2022-08-15

近日,阿里巴巴公布了2021财年Q3(自然年2020年Q4)财报,其中,阿里云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%至116.15亿元,由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,阿里云首次实现经调整EBITA(息税前利润)转正,实现盈利2400万元。这是阿里云成立12年以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,也是国产云计算头部厂商的首次盈利。

阿里云从2009年蹒跚起步,十多年一路走来,多有挣扎,到今天,在江湖上如雷贯耳,坐稳国内云计算江湖老大的位置,人人皆称,“上云不上阿里云,纵称英雄也枉然”。

12年后的今天,阿里云才终于敢让自己盈利呢?背后其实正是云计算厂商的焦虑、心酸和恐慌,哪怕是市场龙头也无法例外。

放眼未来,云计算厂商的“军备竞赛”有越演越烈的趋势。2020年,BAT先后宣布发力新基建。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2000亿元,用于云操作系统、服务器、芯片、网络等核心技术研发和数据中心建设;腾讯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,在全国新建多个百万级服务器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;百度宣布十年内将服务器规模扩展到500万台,根据市场测算,约等于投入3000亿人民币。

2020年下半年,苏宁云、美团云相继宣布退出公有云服务市场,原因正是:烧不起钱了!UCloud、青云迫不及待登陆资本市场,也是为了融资,向大资本靠拢,以期逃过被碾杀的命运。

对于阿里云、腾讯云这些走在前面的巨头来说,路一样不好走,通过“砸钱续命”是一条不归路,永远无法停下来,因为停下来意味着落后,落后就意味着死亡。

国内云厂商的价格战也不断上演,阿里云曾经在一年间降价12次,单产品价格最疯狂的时候一年间降价高达70%!此前甚至出现过中国移动一元中标温州政务云平台项目、腾讯云一分钱中标厦门政务云项目的事件。

巨头们的价格战一方面是主动发起的,希望通过发起突袭来抢占主要竞争对手的地盘,同时附带着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碾压杀死一些中小玩家;另一方面则是被动应付的,为了应对其他巨头的降价袭击,不得不跟随降价,以稳定市场。

我们可以看一下这片市场的一些中小玩家的状况,就能更能充分理解“价格战”的杀伤力——

优刻得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公有云运营企业,在此前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中,优刻得指出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约20到22个百分点。

而另外一家最近上市的云厂商——青云,它的数据更触目惊心,17、18、19、20四年的云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.30%、-18.92%、-26.53%及-30.41%。

由于越来越低的毛利率,导致中小云玩家持续亏损:金山云在2020年亏损9.6亿元,优刻得亏损超3.4亿元,青云亏损1.63亿元。

价格战就是悬在云厂商头顶的一把利刃,不打价格战吧,你可能明天就没了,打价格战吧,你可能今天就没了。这些年多少财力不济的云厂商默默消失,只留下一个黯淡的身影。

2019年10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18年我国企业的云化率约为38%,对比美国85%和欧盟70%的企业上云率,仍然有巨大差距。

这就要求云计算厂商不得不提供“贴身服务”——阿里飞天一部工业大脑算法团队负责人光盐(吴云崇)去过各种稀奇古怪的工厂,包括雾气升腾的锅炉厂、震耳欲聋的光线厂、橡胶厂、石化厂……阿里云内部常说的一句话:以后科学家不是在办公室里写代码,而要去工厂车间里写代码。

定制化的东西,耗时耗力耗人,自然毛利率高不了,你想,微软一套SQL Server能同时卖一百家企业,但阿里云就得给一百家企业开发一百个版本的产品,这样的毛利率能高吗?当然,这不仅仅是阿里云所面对的,更是所有国内云计算厂商需要集体面对的难题。

在国内市场,阿里云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,但这点领先优势顶不住对手的一两次冲锋,包括华为云、腾讯云、百度智能云及金山云等一众强敌环视四周,随时取而代之。

其中,华为云和腾讯云对阿里云的威胁最大——

腾讯云最大的优势是生态,腾讯帝国版图辽阔,成员众多,这些成员又有很多同气连根的“朋友”,这使得腾讯云起点很高,同时腾讯对云计算投入同样不遗余力,就资本实力而言,阿里云和腾讯云也在伯仲之间。

华为all incloud的时间虽然相对较晚,但一旦决定全力投入,华为就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气概。近两年来,随着华为智能终端业务持续受阻,其在云端投入即相应不断提高,随之而来的就是华为云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中的份额持续飙升,一路遇神杀神、势如破竹地来到了老二的位置,对阿里云虎视眈眈。

据Canalys统计,2020年Q3,在中国IaaS市场中,阿里云以41%份额继续领跑,华为云凭借16.2%的份额位居国内第二。这离华为云2017年提出的“三年干掉阿里”的目标相差甚远,但华为若长期保持当前的超高速增长姿态,未来还真不好说。

2020年(自然年)第四季度,虽然阿里云依旧保持着50%的收入增速,以其体量而言殊为难得,但是相较其他国内头部云计算大厂,阿里云的增速未免相形见绌。

而在海外市场,亚马逊AWS、微软Azure及谷歌云这三大国际巨头,极大地压缩了阿里云的海外开拓空间。再叠加阿里云作为中国企业的身份,在欧美市场拓展时更是举步维艰,所以,阿里云的海外市场是受限的。

今天,阿里云看似盈利了,但只能表明阿里云的自我造血能力已经突显,它还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,它要应对的挑战还有很多。而更关键的是,阿里云作为领头羊承受的这些压力、焦虑和心酸,其他追赶者、中小厂商同样承受,甚至压力倍增。

文章来源:百家号作者“悲了伤的白犀牛”,一位科技达人,优质创作者,转载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!

您好!请登录

点击取消回复